慧集人生
“双十一”之前我们一直战战兢兢的走过来,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双十一”,当天我们的后勤、客服、美工、仓库、运营团队全部准备到位,办公室回荡着荡气回肠的“相信自己”。零点一开始,整个氛围徒然紧张起来。7分钟不到旗舰店销售额突破100万,17分钟 200万,30分钟突破500万,看着数字刷刷的上涨,突然觉得所有的磨难和艰辛都是值得的,更加坚定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所以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留给不言败的人,是留给在一次次绝望中仍旧坚持寻找挖掘希望的人。——黄益纪
一直想做一期关于商超产业电商的文章,因此,借“双十一”的机会,我随产业公司实地走访了临战状态中的商超电商现场。在走访、交流的过程中,认识了这位从老师下海从商的电商人——黄益纪,围绕着“创新、创业、创富”的话题,做了一次现场采访,在只言片语中,感同身受,也看到了商超产业电商的崛起和未来。
《创导》:恭喜您今年的“双十一”突破1600万,你是怎么看待本次“双十一”的?
黄益纪:今年的“双十一”从销售业绩上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这也反映了我们一年来的辛勤准备获得了很好的回报,这是属于我们团队的胜利,这一点我非常欣慰。
综合来看,从去年部分商家反映出的疲态,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对商家“泼冷水”,以延缓商家和消费者的“沸点”。我们对此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订货、库存、宣传广告等方面进行了前期预热,始终保持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搜索度和热衷度。
近几年,“双十一”从一个简单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一个重大的节日,不光是打折,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互动。对商家、服务商、物流来说,其实是行业大练兵。在电商快速发展的时期,今年的峰值就是明年的常量。
当然,作为电商的经营者,“双十一”的脱销是乐于见到的,但我更看重平时与“双十一”的结合,使之常态化,而不是一年的量在“双十一”这一天完成。我希望更多的商家能够冷静看待这个事情,学会理性分析,即使进入电商领域,也要打有准备之仗。
《创导》:如果现在我们要进入这个圈子,您觉得还会比之前容易吗?
黄益纪:说实话,电商的环境变得很快,几年前,谷歌一个点击只需要几分钱,而现在已经变成了几块钱甚至更贵。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是在不断的变换,从最初的一个人就可以创业,变成现在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创业,所以大家需要做的工作更多、更细,但是如果做好,那么电子商务的环境会更加的成熟,行业发展速度也会更快。在互联网行业,靠的是资本燃烧,规模制胜,打的是战役;在传统行业,凭韧性,靠积累,看谁活到最后,短兵相接,打的是战争。
就我个人做电商的实践来看,我觉得做电商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因为过去靠批发市场就可以做起来一个商城,但是现在的供应链有很多都进入了电商圈,他们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同时供应链反应速度优势也很明显,这一点就让很多人必须要和供应链达成更为密切的捆绑关系;同时,阿里巴巴的上市,天猫平台的角色转换,商家逐渐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与平台商打好交道,也是影响电商发展的一门学问。
《创导》:您是如何在电商圈里一步步坚持下来的,有什么秘诀?
黄益纪:在我看来,一个创业者只有坚持“纯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因为纯粹,所以执着、坚持、勤奋、努力、百折不饶,才能突破自我。我时常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创业历程,每个创业者都可能面临艰难的困境,比如资金、人员、经验等等。
生活中的我很简单,我想每一位电商人应该都一样,从每天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满脑子就被直通车、转化率、销售额、库存等这些关键词占据,一刻不消停。就我自己而言,我本身是个理工男,喜欢逻辑性更跳跃的思维,结构化、数据化、流程化,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境界。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我享受这种挑战,享受与我的团队坐下来闲聊、喝茶、喝酒、共同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这就是我的纯粹。
当然,有纯粹之心,还必须化为实际行动,你必须要清楚并坚定自己的方向,谋定而后动。我觉得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这种选择不是盲目的,是基于我们长时间的积累,对于行业的敏感性而做出的,往往是正确的选择。
《创导》:现在都流行用互联网思维创业,那么对本身就是网络营销的电商而言,有什么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吗?
黄益纪:首先必须肯定,无论公司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一旦停止思维上的求变,必定止步不前。市场规则在不断变化,每天都会有无数的电商涌进来,在坚持自我风格的前提下,学习他人的优秀思想,对开拓思维、完善自我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教大家一个以前学来的营销思维的方式:画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的每一个点写上“你、我、他”,“我”就是代表我们自己的产品或者项目;“你”就是代表市场、消费者;“他”就代表竞争对手。首先是从“我”和“你”之间需找匹配度,也就是我们的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从“我”和“他”之间寻找差异,我的特色在哪儿,怎样去扩大化;再次从“他”和“你”之间找到“他”的优势,进而学习、借鉴,以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这种三角形的思维模板,让我们在对市场的把握和产品的营销方面,走在了前头。可见,企业有何种思维模式,决定了企业的整体运营风格,也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
《创导》:您是怎么看待转化率的?有哪些提高转化率的好的做法?
黄益纪:转化率是衡量电商业绩的关键指标,有很多因素构成。比如,首页的制作一定要抓住用户的心理,要抓人眼球。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工的工作,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现在很多网站的转化率并不高,是因为他们把策划的环节交给了美工,而美工的专长是设计、美化页面,他们通常会寻找同类型的网站来进行比对,然后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设计页面。
这里就提到了产品的差异化,实际上转化率不高,并不一定是电商运营过程有问题,而是在于我们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与其他人有差异化,这是保证转化率的根本。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选择了恒源祥品牌,选择了内衣产品作为电商的主打产品。品牌毋庸置疑,声名在外;而内衣产品虽然牌子众多,但真正价廉物美又具有信誉保证的不多,且我们本身就有多年累积的销售渠道,因此,从目前网上的销售业绩看,还是值得欣喜的。
《创导》:本次“双十一”经历中,有没有使您印象深刻或者记忆犹新的小插曲?
黄益纪:当然有,百密终有一疏,我也不例外。我经常说,当你达到一个新的业务高度的时候,越高兴,越要冷静。只要“双十一”那天没有结束,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必须要保持冷静,时刻不松懈。
其实,这次1600万的数字里背负了太多的辛酸和泪水,在整个团队都做好准备迎接“双十一”的到来之时,由于系统出错一个2013年的退款单突然冒出,将我们的售后数值拉低,直接导致“双十一”报名入口关闭,我想这对每一个电商来讲都是晴天霹雳,辛辛苦苦做了一年的准备 ,预备了5000多万的库存,总公司对我们的期望等等所有的问题向我砸来。不过问题总要解决,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绝不言弃。整理了所有的数据和凭证,第二天我们的客服经理和售后主管两个小姑娘就带着电脑直奔淘宝大厅,守在那里整整一个星期,我能想到这一周内两个女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其实这件事不用她们负全责,可是事情出来后,她们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自告奋勇去解决的员工,我深深地清楚她们的这份执着和倔强来自于她们对公司的责任感,这对每个老板来说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报名入口重新开放,经历了波折之后的成功,仿佛看起来更让人喜悦,也让我们觉得这世上最动听的成语是“虚惊一场”。
《创导》:刚才的故事提到了您的团队,您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团队的?
黄益纪:经过几年来的积累,我的团队规模也达到了近70多人,这里面包括技术、设计、美工、运营、客服等。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懂得“知人善用”。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术业有专攻,你不能要求员工精通所有的业务,只要能够做好自己擅长的那部分,那么每个人结合起来形成的团队就会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团队。当然,这除了在招聘时点对点的录用,更需要实操中的考察、锻炼和系统的学习、培养。我个人认为:学习要聚焦在一个点上,我希望团队的每一个人学会取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聚焦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比什么都重要。
同时,我也在不断加强团队的规范化建设。对企业来说,从长远看,不能只顾赚钱,要努力做一个真正为消费者负责的企业。当然,行业规范不能只依赖于质检部门,根本上还是需要企业的自我觉醒,明白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否则就会造成品牌名誉度的下降、消费者的大量逃离。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专注于创新和规范,没有哪个公司能长久,兵败如山倒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创导》:最后,请谈谈对电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对下个双十一的展望。
黄益纪:我认为移动电商将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今年“双十一”的重点是无线化、全球化和平台化。从我们的实绩来看,移动端的访问量和成交量超四成。过去几年,淘宝、天猫也一直在大力推动无线化和移动支付,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无线端参加“双十一”,这和我之前的判断是一致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已经在努力适应这个变化。比如,针对Pad、手机等用户做了网页优化等细节的处理。
从长远看,无线端电商可能与PC端逐渐分离,形成各自的消费市场,这对我们来讲是新的挑战。因此,我也在考虑未来专门成立无线端的运营团队,也许会失掉一些传承,但是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空间和对市场判断的快速反应能力。
至于对下个双十一的展望,我认为还是大有可为。一方面从大势上来说,虽然行业竞争加剧,但电商市场的潜力还非常巨大,关键看你怎么“玩”;另一方面从个人来说,经过几次的“双十一”磨练,我和我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对任何突发状况,都有充分和完备的解决预案。最为关键的是,我们都是年轻人,有感于拼搏、敢于闯荡的创业之心,这或许是我们未来纵横电商的最大资本。
最后,就如我开头所说,我们要怀有一颗平常心看待“双十一”,看待中国电商的发展,这不仅对我们,对整个电商行业都如此。拥有良好的心态,未来“双十一”可能不再那么“火爆”,电商们也不必命悬一线;常态化的发展才是我们所期望的,相信到那时,中国的电子商务才真正跨出了一大步,立于世界之林。(文 杨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