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2019年“人类文明与整体思维”和2020年“文明多样性与中国特色”之后,以“文化转型与全球化发展”为专题的第三期擘雅文化研修班,于2023年8月7日至11日在北京恒源祥大厦顺利举办。40余位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相聚北京,与近百名在腾讯会议的线上擘雅学员,在智识的互鉴交流中展开了为期五天的深度研修。
开班导言
五位导师精彩的开班导言,为2023年擘雅研修班拉开了序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教授为大家解释了“擘雅”的基本意蕴,即在“求知上出类拔萃”为“擘”,在“人格上超凡俗”为“雅”。“擘雅”强调的是学术与修身的并重,是世界眼光的拓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之共构,是在“学以成人”立意上的思考和呼应。卓教授鼓励大家不仅要“追求卓越”,还要自觉实践精神、道德和文化上的修养、修炼及修行,从而成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品格优秀及举止儒雅的人。

恒源祥集团创始人、擘雅集团董事长、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瑞旗教授热情欢迎大家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擘雅集团从无到有,聚焦于品牌和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从相关课题研究到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的成立,鼓励学员们要积极与导师互动,打开思路,勇于挑战。

华师大涵静书院副院长安伦老师分享了自身经历,指出在一个严重偏向物质的社会,追求精神领域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只有人类意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并且为之努力,整体人类的文明程度才能得到提升。安伦老师认为,比起学习知识,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眼光更为重要。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邱永辉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参访孟加拉国的体验和思考,从一个有过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反映出文化对一个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影响之大,丰富和深刻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强调了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以“行文智远——中国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提供与智库的公共外交”为主线,鼓励大家作为知识产品的提供者,要努力通过文化,去“再设”、塑造和凝聚新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并且“行文智远”,发挥好智库的公共外交功能,给“不安稳”的全球世界,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安定。







.jpg)
专题讲座及交流
此次研修课程,兼具高度、深度和广度,旨在拓展视野,启发智思。
01新时代运动及其思考

卓新平教授以“新时代运动及其思考”为主题,对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社会兴起的“新时代运动”引发的思想“地震”,以及其思想渊源、理论代表等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关涉物质与精神存在新理解的大讨论。在当前我们处于新时期东西方博弈的关键时刻、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型关口以及中国出面积极推动同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之际,从一种整体思维的视角及全球范围的发展来系统、全息般地审视这一“新时代”运动,抓住其思想文化发展之“新”所蕴含的意义,应该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值得进行的探究。
02宗教文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复旦大学的徐以骅教授以“宗教文化与当代国际关系”为主线,通过案例和数据等,从历史进程、当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宗教与当前国际关系、我国的地缘安全形势、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新侨务与“宗教侨务”等内容做了深刻解析。
03《道德经》智慧与人类生存危机

安伦老师的授课主题为“《道德经》智慧与人类生存危机”,他认为目前威胁人类生存主要有气候升温、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口爆炸、武器战争、信仰与文明冲突、科技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人类治理等十大危机,而《道德经》智慧可根除人类生存危机,拯救人类命运。
04印度宗教的多元化与全球化

邱永辉教授以“印度宗教的多元化与全球化”为题,从印度文化、印度文明的特点讲起,对印度宗教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多元化相关议题做了深度解析。对于印度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邱教授则以印度外长苏杰生所著《印度之路》为关注点,通过史诗《摩诃婆罗多》(薄伽梵歌)的导读,解析了印度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和今日印度的文化自信,以及印度瑜伽的平衡智慧及其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05古波斯文化与社会制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穆宏燕教授的授课主题为“古波斯文化与社会制度”,指出波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多在于它的制度而不是它的疆域,波斯帝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称得上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帝国,它的每一项制度都对后世具有重大意义。穆教授对古波斯帝国的政治文明、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文化、波斯伊斯兰化前的社会结构、伊朗伊斯兰什叶派的文化特征等内容做了深度解析。
06文化先进性-汉语艺术与精准中医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韩布新研究员以“文化先进性——汉语艺术与精准中医学”为题,举例说明汉语艺术(诗词歌赋书画印)从技术道三个层面帮助当事人重评失调的认知,并从汉语文本三千年使用句读(而非标点符号)、工作记忆广度(7±2)等角度,为学员们分析和讲述了优秀汉语文本不二法门信、达、雅及其先进性;进而就个性化心身健康维护与促进实践,修通并整合个人、社会、自然、宇宙四重自我,通过发现天赋、培养兴趣、形成能力,成长、成人、成全,实现心脑兼顾、学文以化、合域健康。
07太极文化,通达生活

作为6岁习武、曾获国际太极拳冠军、首届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以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的北京体育大学武冬教授的课程,讲练交融、“针”问妙答,让大家耳目一新,全程近4个小时,与会者都聚精会神。武冬教授聚焦“太极拳”小切口,回应“文化转型”大命题,直指“全球发展”真问题,围绕“太极生活”与“太极思维”,技理一体,术道并存,让太极文化可见、可练、可感、可悟,融入生活、形成习惯,终身受益。武教授从现场学员实际健身需要开始,立竿见影解决头胀、肩酸、背痛、腿僵问题,导入“太极拳”的概念,全面解析了太极拳从哪里来,是谁发明的,以及究竟什么是太极拳,并进一步理论结合实践,现场教师生们练习了太极圆活功及太极桩健身方法,更深度分享了中正安舒、技道一体、自强不息的太极拳生活理念。
08百年变局中的世界与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从党的20大报告讲起,对全球凸显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及资源能源,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数字技术发展,人口结构变化,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做了深刻分析,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








学员感言
这次研修班给我带来的震撼非常大,可以用一场“精神地震”来形容,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主要收获有三个层面:知识层面的提升,人格方面的熏陶,人际关系方面的拓展。
——段訸甜
工作后重新回归课堂,聆听各位导师的教诲,真的是一件奢侈而幸福的事情。感谢擘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方“阈限空间”,让我们在这里忘记身份、撕掉标签,保持纯真,守住本心,只有知识分享和欢声笑语……希望我们能以此为起点,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刘姝曼
这次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什么是“擘雅”,以前的人生总是越走越狭隘,面对波谲云诡世界,习惯了在乌云之下撑起一把伞,殊不知攀登一座高峰,站上云端,风云际会已在股掌之间。我发现,那些宏大的命题,关乎人类命运的思考,是可以如此真切的发生在我的头脑中,我发现,现在的我已经不会满足仅仅关注自己个人际遇,对全人类和全世界的前途命运的关怀已经扎根在心。
——韩博
五天的时间真的很短暂,每天的议题都在不断地开阔我的眼界,提供新的想法和见解。似乎没有一个议题与我的专业特别相关,但实际上,我却从每一位老师的话题中找到了新的论文方向!第一次来擘雅时懵懂无知,但却寻到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动力,再来擘雅,找到今后奋斗的方向和一生的追求!如果可以,愿次次来擘雅,每每觅新知!
——马楠
图/视频:朗戈传播
文:擘雅书院
审 核:顾红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