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华品牌年鉴》(以下称《年鉴》)首发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中华商标协会商标品牌文化推广专业委员会承办。《年鉴》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全书约70万字。2023卷为首刊,今后每年编纂出版一卷。这是我国第一部跨区域、跨行业、跨国有民营,面向社会征集稿件,全面收录我国品牌建设事业年度发展情况的综合性年刊,包括卷首专题图片、概述、特载、专文、大事记、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牌撷选、品牌交流活动、品牌服务机构、中华品牌人物、品牌研究、品牌荣誉、统计资料、附录共15个部分,基本反映了我国品牌建设事业全貌。
出席首发式的有: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会长刘玉亭、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赵刚、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北京地方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恒彬、中国工业报等10余家媒体负责人、中国商业联合会等10余家行业组织负责人、《年鉴》专家顾问、理事会、编委会成员和特邀嘉宾共100余人。
首发式由中华商标协会会长马夫主持。他提出,办《年鉴》是为我国广大品牌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平台、激励平台。坚持开门办刊,坚持公益原则,要为品牌提供品牌管理咨询、专业培训,研讨交流,产品展示等更多赋能服务,欢迎更多的品牌来参与支持这项国家品牌文化建设工程。
《年鉴》理事会理事长冯并致辞指出,《年鉴》要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他表示,编纂《中华品牌年鉴》是一项文化公益事业,对所有支持帮助过《中华品牌年鉴》办刊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刘平均理事长发表了题目是“品牌引领,推动中华品牌享誉全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年鉴》是弘扬中国品牌正能量、推动中国品牌走上世界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做好年鉴,更要做好品牌传播,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做贡献。”
年鉴执行主编郑和平对年鉴做了说明和介绍,《年鉴》办刊宗旨是为国家品牌强国战略服务,为广大品牌工作者服务,体现“传承、凝聚、光大”的编纂精神,成为品牌人的良师益友。
恒源祥集团创始人、擘雅集团董事长、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瑞旗应邀出席首发仪式并荣获“中华品牌人物”荣誉称号,恒源祥集团积极支持和参与民族品牌史料收集工作,相关资料经选编录入《中华品牌年鉴2023》。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会长刘玉亭为刘瑞旗董事长等颁发“中华品牌人物”奖杯,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赵刚为恒源祥等入编品牌颁发入编荣誉证书。
作为“中华品牌人物”代表,刘瑞旗董事长发表获奖感言,他幽默地提到探索品牌和文化十多年来的“战果”,介绍了网络版品牌大百科编纂项目和进度、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的工作事项以及正在开展的“品牌实验班”的推进,希望各界朋友持续关心、关注大家为了推进品牌学科发展所做的工作,并相信在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品牌事业一定会向前迈进,中华商标和品牌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灿烂辉煌。
为发挥推广交流平台作用,在首发式上,《年鉴》推出了三个品牌赋能项目,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歌华文化中心董事长马龙、中国工业报执行总编分别为这三个项目揭牌。第一项为中华商标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成立“品牌官培训基地”,这是一项由中华品牌年鉴编辑部发起,旨在为我国品牌事业培养全面品牌管理人才的合作项目,是涉及品牌基本理论、品牌发展史,品牌知识产权管理,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产品质量标准管理,品牌产品营销,品牌评估和诊断,品牌形象推广等跨学科人才培训项目。第二项为中华商标协会与中华世纪坛基金会合作创建“中华品牌文化研发展示中心”,旨在为我国品牌文化研发推广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品牌大家庭的聚合效应。第三项为中华品牌年鉴编辑部与中国工业报社合作开辟“中华品牌风华录”纪实报道专栏,旨在讲好当代中国品牌故事,宣传我国品牌建设卓越成就,为我国品牌开辟一块百花争艳的文化园地。
通讯员:刘 洁
审 核:顾红蕾
|